+
登入 註冊

糖尿病形成原因解析:遺傳與生活習慣交織的「隱形危機」

2025-08-17


糖尿病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列為21世紀最嚴峻的慢性疾病之一,全球患者人數已突破5億。醫學專家指出,糖尿病的形成原因並非單一因素,而是遺傳、生活方式、肥胖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。


一、糖尿病的主要類型

專家將糖尿病分為兩大主要型態:

  1. 第一型糖尿病(Type 1 Diabetes)

    • 原因:免疫系統異常,錯誤攻擊並破壞胰島 β 細胞,使胰島素分泌不足。

    • 特徵:常見於青少年與兒童,與遺傳及自體免疫相關,生活習慣影響較小。

  2. 第二型糖尿病(Type 2 Diabetes)

    • 原因:胰島素阻抗(細胞對胰島素反應減弱)與胰島素分泌不足並存。

    • 特徵:與肥胖、久坐生活、飲食習慣密切相關,是成人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。


二、形成原因的核心因素

  1. 遺傳基因影響

    • 研究顯示,若父母其中一方有糖尿病,子女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可增加至 30% 以上。

    • 多個基因(如 TCF7L2)已被確認與糖尿病風險密切相關。

  2. 胰島素作用異常

    • 第一型:胰島 β 細胞遭破壞,無法分泌足夠胰島素。

    • 第二型:身體細胞「抗拒」胰島素作用,使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,血糖因而升高。

  3.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

    • 腹部肥胖會導致脂肪細胞分泌發炎因子,加劇胰島素阻抗。

    • 醫學報告指出,BMI 超過 30 的人,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者的 7 倍

  4. 飲食與生活方式

    • 高糖、高脂、高熱量飲食,會造成胰臟長期過度負荷。

    • 久坐不動、缺乏運動,減少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率,加速血糖失衡。

  5. 環境與壓力

    • 長期精神壓力會促使腎上腺分泌壓力荷爾蒙(如皮質醇),間接提高血糖。

    • 睡眠不足、作息不規律,也被證實與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。


三、專家觀點

台灣內分泌學會理事長指出:

「糖尿病不僅是單純的血糖問題,它牽涉到心血管、腎臟與神經系統。早期認知與生活型態調整,是延緩疾病進展的關鍵。」


四、結語:未來挑戰

糖尿病的形成原因,反映了現代人「基因與生活方式的拉鋸戰」。若不加以防範,糖尿病不僅增加心肌梗塞、中風與腎衰竭風險,還可能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最沉重的慢性疾病之一。
專家呼籲:控制體重、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,仍是預防糖尿病最有效的方式。

+